世界卫生组织(WHO)近期发布的《传统医学战略2025-2029》(以下简称《战略》),为全球传统医学的发展绘制了蓝图。这份纲领性文件对中药的国际化进程意味着什么?
带来的重大机遇:
政策合法性提升: 《战略》明确鼓励成员国将传统医学纳入国家卫生体系,并为其制定国家政策、法规和标准。这为中药以“药品”身份进入各国市场提供了顶层的政策依据和宽松的国际环境。
标准化的国际推力: WHO将持续推动传统医学的术语、产品和从业人员的国际化标准制定。积极参与此过程,将中国的标准、药典推向世界,是中药国际化的“高速公路”。
市场需求扩容: 在WHO的背书下,全球消费者和医疗体系对包括中药在内的传统医学的接受度将进一步提高,潜在市场需求巨大。
面临的现实挑战:
“证据”瓶颈: 《战略》特别强调传统医学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并要求提供“循证证据”。如何用现代科学语言和国际公认的临床研究方法(如RCT)来证实中药复方的疗效,是核心挑战。
文化差异与法规壁垒: 中医药理论体系与西方现代医学哲学基础不同,沟通和理解存在障碍。各国药品注册法规千差万别,中药,特别是复方制剂,要满足其复杂要求,耗时耗力。
激烈的国际竞争: 日本、韩国、印度等国的传统医学体系同样会借此东风加速国际化,与中药形成竞争态势。
【中国药企的应对之策】 中国企业应主动作为:一是“抱团出海”,联合国内顶尖科研机构,针对优势病种开展高水平的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二是“借船出海”,与跨国药企或国际CRO公司合作,利用其注册经验和渠道资源;三是“文化出海”,通过孔子学院、国际学术交流等渠道,持续传播中医药文化,培养知华、友华的国际消费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