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药材网

当前位置: 药材网 > 资讯解读

出口受阻与内需提振:2025前三季度中药进出口数据解读与策略建议

作者:小编 时间:2025-10-04 21:39:01 浏览:

海关总署最新发布的2025年前三季度中药进出口数据显示,我国中药贸易总额同比增长3.2%,但结构性问题突出:出口额同比下降5.7%,为近五年来首次负增长;进口额则大幅增长18.5%。

出口下滑的深层原因:

  1. 国际市场“绿色壁垒”升高: 主要出口市场如欧盟、韩国及东南亚国家,对中药材的重金属、农药残留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如多效唑)的限量标准日趋严格,部分品种甚至推行“零检出”,导致我国部分传统出口药材因检测不达标而受阻。

  2. 竞争对手崛起: 日本、韩国在汉方药原料的规范化种植方面起步早,其产品在稳定性与安全性宣传上占据优势,逐步挤占了我国部分国际市场。

  3. 初级产品占比过高: 我国出口仍以中药材及饮片等初级产品为主,附加值低,易受市场价格波动和贸易政策影响。

进口增长的背后逻辑: 进口大增主要源于国内对高品质、特色外来药材的需求上涨,如西红花、乳香、没药、西洋参等。同时,国内药企为保障中成药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也更倾向于进口符合国际标准的原料。

【策略建议】 要扭转出口颓势,必须推动产业升级:一是全力推行国内GAP,从源头确保药材符合国际标准;二是鼓励中药企业“走出去”,从出口原料转向出口“成品药”和“医疗服务”,提升价值链地位;三是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中药标准体系,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打破技术性贸易壁垒。


标签:

推荐文章